從京都玩到岩手?日本漆器主題三天兩夜超特色旅遊行程體驗

  • X
  • line

說到日本漆器,只有好貴的印象?漆常見於日本傳統工藝,大用於歷史建築、文物、傳統藝術,小至民生用品的碗盤筷子等方方面面,是日本歷史文化發展至今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現代說到漆與漆器,雖然難免給人高價的印象,只是這高價的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漆工藝與漆器的魅力和價值又是什麼?跟我們一起走一趟三天兩夜、從關西縱貫到東北的旅程,一解心頭疑惑吧。

寫在行前:從京都到岩手 日本漆職人隨行一起走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這次我們體驗的這個日本漆器主題的行程,是由JR東日本集團旗下的JR East View Tourism規劃的特色旅遊體驗,主要是希望為常常來日本旅行的朋友們更多元的旅遊參考,當然也能讓喜歡日本傳統工藝的朋友有機會更深一步品味日本傳統工藝的魅力。

我們常說的「漆器」,其實是以漆工藝製成的器具。而所謂的「漆」,日文稱作「URUSHI(うるし)」,中文也稱作「生漆」,是一種從漆樹皮層採割的汁液,常被用作天然的塗料和黏著劑。自古以來,廣泛應用於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其中日本漆器又以其好品質著稱,並作為傳統工藝名揚全世界。

只是這樣的漆,和京都和岩手有什麼關係?這次行程又為何要大老遠從京都跑到岩手呢?

作為古都的京都,是現今擁有最多寺院和神社的地方,而這些寺院神社的建築及用具都是使用日本國產的生漆,因此京都也是日本國產生漆最大的消費地區。既然有消費,就要有生產。可想而知,岩手就是日本國內最大的生漆產地。目前日本的國產漆,有8成都是來自岩手。

所以這一趟旅程,我們可說是追溯「漆」的一生,不僅能走訪使用漆工藝的建築景點,賞玩漆器生活用具,觀摩並體驗漆器的製作,還能深度與漆器職人們交流——這趟行程,三天全程有日本漆器職人——平井岳先生與專業的中日文翻譯人員隨行,可真的是非常難得的可以問問題問到飽的機會。

說了這麽多,下面直接一起來看看這三天,我們主要都去了哪些地方,見識了什麼吧。

Day1 第一站:京都 金閣寺(鹿苑寺)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這趟漆之旅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京都府京都市的金閣寺——也是大家很熟悉的觀光名勝。金閣寺的「本名」為「鹿苑寺」,是在西元1397年由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所建,並在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看著金閣寺金燦燦的舍利殿,或許你也和我們一樣,想不出這閃亮亮的金箔屋與漆有什麼關係。「其實你們看到的金閣寺外觀上的這些金箔,都是使用生漆作為黏著劑貼上去的。」平井先生解釋著,的確說到漆,大家腦袋第一時間想到的大多是像「輪島塗(石川縣)」、「會津塗(福島縣)」之類的漆器。不過實際上,生漆不僅在塗料上為為工藝所用,實際上作為看不見的黏著劑,也大量被使用在日本其他工藝中。

平井先生本人不僅僅是漆器職人,同時也自己種植漆樹、採割生漆,因此對於漆的了解十分透徹。他也和我們分享說,現在日本的這些寺院神社的建造修復中,生漆之所以沒有被能大量生產的化學塗料取代的原因,在於生漆經久不衰的特性。原來液態的生漆,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中的氧而逐漸固化,因此塗上的時間越久,會越加堅固,對於講求持久性的建築來說,生漆無疑是上品材料。雖然遇到紫外線容易劣化這點,是漆最大的弱點。也因此金閣寺外貼著的金箔,據說比一般金箔還要厚5倍,而且還一次貼了兩層,盡可能防止作為黏著劑的漆劣化。

原本早已熟悉的名勝金閣寺,在平井先生從漆工藝的角度切入的介紹下,看又有了不一樣的新鮮感。

Day1 第二站:京都 堤淺吉漆店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告別金閣寺,我們搭電車來到距離地下鐵烏丸線四條站只有5分鐘腳程的京都漆器老舖「堤淺吉漆店」。創立於1909年的明治年間,堤淺吉漆店如今依然保存著生漆作坊,會自日本國內外買進不同的生漆,在自家工坊中加工、提煉、調色,以提供其他的漆器職人,也自己塗製一些漆器。

我們首先在第四代店主堤卓也先生的帶領和說明下,參觀了漆工坊的生漆庫存區、提煉區等,並很難得地見到生漆「本人」。堤先生告訴我們,生漆一般含有30%的水分,所以會需要適當提煉來調整其中的水分含量。根據採割的季節、採割的部位和採割方式的不同,特性也會有些不同。而依據不同用途,以及不同的使用者,這些採割下來的生漆都需要進行不同程度上的提煉以滿足需求。堤先生也為我們演示了獨家提煉機的運作模式,及煉漆職人的作業方式,我們也才發現,原來自己印象中黑漆漆的漆,能有這麼多的變化。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參觀完工坊後,我們回到堤淺吉漆店今年(2024)4月才新開幕的門市Und.中。這宛若藝廊的空間中,一樓展售一些漆藝的用具及漆器作品,三樓則是年輕漆器職人們的創作工坊,以及舉辦活動或Workshop的空間。堤先生在這裡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他與漆之間的「故事」,包括他為了想讓更多日本海內外的朋友了解漆的魅力、擴展生漆的使用範圍,一路上做過的各種有趣的「創新嘗試」。他試著將防水性及持久性極佳的生漆塗在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物品上,大到衝浪板和自行車,小到免洗紙盤。

作為自然塗料的漆,擁有良好的防護性,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漆器碗盤,若使用方式正確,是可以傳承幾代人,且可以修理的。這其實也與現在全球關注的永續發展議題有所連結,一來是使用如此耐久且能修復的漆器,一定程度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二來是使用取自於自然的漆,無疑也是將人與自然相連接。而堤先生認為,透過種植漆樹、割漆,並將漆應用於生活,再繼續植樹生產的這一個使用循環,也能讓現代人們更加懂得愛物惜物的重要性。

堤先生的一番話,讓筆者蠻多感觸。一方面對於他的大膽創新及對漆的熱情感到很佩服,一方面也被他說到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所觸動。聽完他的分享後,到1樓逛逛時,和小夥伴就忍不住買了店內的漆碗DIY套組,想回家自己體驗一下塗漆的樂趣。(笑)

堤淺吉漆店|Und.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間之町通松原上る稲荷町540番地
大眾交通:市營地下鐵烏丸線 四條站,步行5分鐘。
官方網站

Day2 第一站:岩手二戶 淨法寺歷史民俗資料館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第二天,我們從京都前往岩手,來到岩手北部山區的二戶市。在那裡有個叫「淨法寺町」的地方,是日本國內最多漆藝職人聚集之所,同時這裡生產的生漆「淨法寺漆」,是日本國產漆中市占率最高的生漆。於是我們第一站,就先到訪當地的「淨法寺歷史民俗資料館」,了解淨法寺漆與當地漆產業的一些故事。

在這個資料館內,我們先看了一段介紹淨法寺漆歷史的影片。二戶市及其隔壁的八幡平市在內的安比川流域,自古以來就是漆產業興盛之所,至今依然是日本漆產業的中流砥柱。由於當地土質很適合漆樹生長,造就了其漆產業的蓬勃發展。而凈法寺這個地區又與漆特別有淵源,據說當地有座在西元728年就創立的東北最古古剎「天台寺」,當時寺院中的和尚們就使用著塗了凈法寺漆的漆器「御山御器」,可以見得凈法寺漆深厚的歷史。

看完影片之後,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看館內的一些展示,其中看到了兩種不同的割漆方式,覺得蠻有趣為。中國是現在世界一大產漆國,當地人割漆的方式和日本很不一樣。日本的割漆方式為「殺死割漆法」,中國的割漆方式為「養生割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一年中就將一棵漆樹上的生漆取盡。

※ 此圖為日本割漆意象圖,並非本次行程內容。

日本的殺死割漆法,一般會先在最佳採集季節的6月下旬~9月下旬集中採割。割漆人會先在漆樹上割出多道傷口,而生漆流出來之時,便一一採集。為了避免一下子讓漆樹有太大的負擔,割樹時,會分階段慢慢加長割口,或是在原來的割口下平行再割出新的割口來採割。到了10月左右,割漆人會在漆樹上再割出一條較長的水平割口,採割漆樹剩餘的生漆,而11月左右最後採割時,會將樹幹割出一圈口子,採盡其最後的生漆。採完之後,漆樹的生命終結,採漆人便會將樹砍掉。

因為集中作業,且生漆流出來之後割漆人馬上就採集下來,所以漆的品質較好也比較容易控管。當然,割漆人的工作也比較辛苦。

相比之下,中國使用的養生割漆法,則不會每年都將一棵漆樹的生漆割盡,所以長年可以在同一棵樹上採割生漆,而割漆的方式大多是割出一個V型的口後,就讓生漆自動流出接住,割漆人的作業方式也相對沒有那麼費力。只是,由於不是生漆一流出來就採收,所以漆難免會氧化,相對來說品質控管就比較困難一些。

館內可以看到蠻多當地漆工藝相關的文物,無疑能讓人對漆有更進一步認識。

凈法寺歷史民俗資料館
地址:岩手県二戸市浄法寺町御山久保35
大眾交通:JR二戶站,轉搭前往「凈法寺」的JR巴士,並在「天台寺」站下車,步行10分鐘。
官方網站

Day2 第二站:岩手二戶 南部美人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在告別凈法寺歷史民俗資料館後,我們到了岩手有名的日本酒「南部美人」的酒廠參觀,並享用酒廠準備的晚餐及美酒——且可以使用漆器酒杯品酒。南部美人的酒廠距離二戶車站只有約5分鐘車程,是座已有逾120年歷史的老酒廠。雖然說旗下的日本酒「南部美人」名氣最響,但實際上酒廠中釀造的不僅有日本酒,還有琴酒、伏特加,以及威士忌!近年,酒廠內的出貨倉庫也被重新整修成觀光交流空間「本藏 honggura」,裡面陳列了南部美人酒廠釀造的各式酒品,並設有試飲空間,以迎接來自日本海內外的愛酒客。

南部美人酒廠的酒廠觀摩很有趣,工作人員會讓大家穿上很有釀酒職人風的日式外套「法披」,並戴上可以帶回家做紀念的頭巾,然後再進入酒廠觀摩。且最厲害的是,他們還在其中一個很有FU的木造空間,設置了照相機來幫遊客拍紀念照,並開放下載,還可以選擇做成酒標。

酒廠參觀完後,我們回到本藏 honggura用餐,並使用南部美人酒廠提供的漆器酒杯,品嚐美味的日本酒。不同的酒類,所搭配的酒器各有不同,而搭配不同樣式不同材質的酒器,同樣的酒品起來也會有些許差異。這兩天聽了這麼多關於漆器的故事,再實際使用漆器酒杯飲酒,更能感受到手中漆器酒杯的細緻與溫潤感。

同桌的平井先生和我們說,其實依據酒杯邊緣的厚薄程度不同,接觸嘴唇的觸感不同,喝起來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因此杯子杯緣對於他們漆器職人來說,也是非常需要琢磨的部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習慣且日日使用的器具中,藏著很多很多值得品味的細節與巧思。平井先生的分享,對筆者而言似乎是一種提醒,讓自己在日常的忙碌中,別忘了留一些能品味事物的盞茶時刻。

當然,南部美人酒廠的好酒很多,同行的大家不僅吃吃喝喝很盡興,也各自買了喜歡的酒帶回家。

南部美人酒廠
地址:岩手県二戸市福岡字上町13
大眾交通:JR二戶站,轉搭前往JR巴士,在「岩谷橋」站下車,車程約5分鐘。
官方網站

Day3 第一站:岩手二戶 小西美術工藝社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這趟漆器旅行的第三天,我們第一站造訪的是頗有「來頭」的小西美術工藝社的二戶分社。為什麼說這裡頗有來頭呢?因為它是專門修復日本國內的許多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的專業企業團隊,且早在江戶時代初期就創立了,至今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像是著名的日光東照宮、秩父神社的修復都是由他們操刀,當然也是生漆的長年使用者,更大量使用了來自凈法寺漆。

我們之所以造訪這裡,一方面是想從專業古建築與文物修復的角度,來更一步認識日本漆,另一方面也是更令人期待的是——可以實際體驗割漆這件事!我們畢竟還是遊客嘛(笑),而且前一天才了解了日本殺死割漆法的精妙之處,有身體力行的機會,當然開心囉。再加上,筆者之前在茨城採訪時,也曾觀摩過割漆人現場割漆,沒想到這次竟然有機會可以自己體驗看看,心潮之澎湃還真是難以言喻。

雖說因為修復建築和文物,讓小西美術工藝社長年都是日本生漆的使用者,為了支援生漆的生產,他們在2016年於盛產生漆的二戶建立分社,加入了生漆生產的行列,從漆樹樹苗的栽培到割漆全部自社完成,在日本國內非常少見。也因此,才讓我們有機會在這次的行程中實際體驗割漆。

小西美術工藝社的工作人員,帶我們從漆的漢字來解析漆對於古人的意義。他們表示,雖然漆樹是樹,但是漢字部首卻是水部,可見對於古人來說,漆樹本身的價值比起木材,更在於樹液。而據說在北海道發覺的繩文遺跡中,就有找到塗有生漆的陪葬品,可見日本與漆之間的久遠連結。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在聽完講座後,我們便前往體驗割漆。造訪時已經是11月下旬,割漆作業早已結束,現場也只剩下唯一一棵供我們體驗的漆樹。工作人員首先為我們示範割漆,一般先簡單刮下樹皮,然後用特別的割刀在樹身上割出一道又一道的口子。看割漆職人熟練的手法,心想應該不會太難,誰知實際輪到自己上場時,才知道⋯⋯這刀刀是功夫。割樹費力,要割直更費力。想要成為比較能獨當一面的割漆人,一般最少也要花5~6年的工夫來學習。而平井先生也和我們分享說,其實現在日本漆的產業鏈中,最不足的人才也是割漆人。

日本國產漆的得來不易,或多或少也反映在全日產的漆器價格上。光從這點上來看,似乎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漆器這麼貴的原因了。

小西美術工藝社 二戶分社
地址:岩手県二戸市安比字上大簗平4-2
大眾交通:JR二戶站,轉搭前往JR巴士,在「御返地郵便局前」站下車,車程約20分鐘。
官方網站

Day3 第二站:岩手二戶 滴生舍

告別小西美術工藝社後,我們來到距離天台寺不遠的漆器工坊「滴生舍」觀摩加購物。滴生舍1995年開始在二戶市的凈法寺這一帶開始製造漆器,不僅有塗漆作業,同時包含塗漆前的木工加工製作。

一般在一塊木材變成一個成形的碗盤之前,在日文中被稱為「木地」。據說以前漆產業興盛的安比川流域,木地的製作和各種加工,生漆加工以及塗漆全都是由不同的工匠分工進行的。如今滴生舍是包辦木地加工製作和塗漆,而我們這次就是來觀摩他們木地加工的部分。

散發木頭香氣的木工室裡,擺放著大量圓木和塊狀木材。在這裡,首先從圓木切割出製作碗的基底材料,接著將其進一步加工成碗的形狀。不過,將木材加工成碗的形狀後,在進行下一步加工之前,需要對木材進行一年的自然乾燥處理。木材本身含有水分,但在乾燥過程中,木材會出現變形或收縮,因此為了穩定木材的狀態,必須花費非常長的時間。

經過乾燥處理後的碗型木材,木地師會進一步將其加工成可供塗漆的木地。觀摩時,能見到木地師專注地雕琢木碗的內裏,手法熟練輕巧。然而,實際上這項作業需要極高的專注度和熟練度,因為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將木材削得比標準厚度更薄。由於木材一旦被削減便無法復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透過塗漆的過程來調整厚度。

看著木地師的作業,想到昨天在南部美人酒廠使用漆器酒杯,似乎更能體會當時平井先生說的關於拿捏餐具邊緣厚薄的不易。

觀摩結束,我們回到滴生舍的展售室,端詳架上展售的不同形狀及質感的碗盤餐具,更能理解它們一個一個所蘊含的價值。

滴生舍
地址:岩手県二戸市浄法寺町御山中前田23-6
大眾交通:JR二戶站,轉搭前往JR巴士,在「天台寺」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官方網站

Day3 第三站:岩手八幡平 佐藤奶奶家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第三天的午餐很特別,我們拜訪了二戶市隔壁的八幡平市的一家古民宅,裡面住著的是致力於岩手鄉土料理傳承的佐藤SATOMI奶奶。而我們這次就是要到奶奶家吃岩手鄉土料理,而且也是要使用漆器唷。一進門,就看到佐藤奶奶她們為我們準備的滿滿一桌子的菜——真的很有回到阿嬤家的FU哈哈哈!

你如果看過我們之在岩手的文章中介紹的盛岡椀子蕎麥麵,就會知道岩手自古因為嚴寒,所以產不了大米,當地大多以種植小麥和蕎麥作為食糧。這次佐藤奶奶為我們準備的料理中,就有使用小麥粉加根莖類的蔬菜和香菇燉煮的醬油底的湯「Hitsumi湯(ひっつみ汁)」,在已即將入冬的季節裡嚐起來特別溫暖。有趣的是,剛煮好的熱湯,盛入漆碗裡,捧在手上卻絲毫不燙手——由於漆器以木材為底,而木材導熱率較低,更能隔熱保溫,因此漆碗即使盛裝熱湯,也能輕鬆端起。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除了Hitsumi湯,我們還嚐了有點像貓耳朵的「小肚臍糰子(へっちょこだんご)」等多種岩手傳統鄉土料理,還有用傳統漆酒器裝盛的甘酒,好像過了一個早年一樣。(笑)在佐藤奶奶家的料理中,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當屬於體驗自己烤核桃味噌米棒(くるみ味噌たんぽ)了!雖然說到米棒,或許比較常想到秋田的米棒鍋的切米棒(きりたんぽ),不過在鄰近秋田縣的岩手縣八幡平,也有米棒料理,而且通常就是用每年的新米製作,塗上甜鹹甜鹹的核桃味噌後,上炭火烤熱烤香後食用。剛烤好的米棒表面脆脆,內部軟熱,在寒冷的日子裡吃起來特別幸福。

這次盛放料理的一些漆器,都是佐藤奶奶家從以前開始用了很久的「老伙伴」了。不同於我們在滴生舍看到的新品,它們大多都有了使用痕跡與使用感,卻有著不同於新品的生命力。在佐藤奶奶家的豐盛午餐,除了讓我們看到了「現役」的漆器們,也讓難得體驗了一次岩手鄉間的生活感。

Day3 第四站:岩手八幡平 安比塗漆器工坊

圖片提供:JR East View Tourism

和佐藤奶奶她們告別後,我們前往第三天的最後一站——安比塗漆器工坊,了解塗漆工藝,並體驗繪製漆筷。安比塗是岩手著名的漆器之一,與淨法寺塗和秀衡塗齊名,自江戶時代末期發展至今。

一般漆器塗佈的次數不同,所詮釋出來的感覺和功能性也會不一樣。在安比塗漆器工坊中製作的漆器,一般會進行塗6次漆。先塗木地的內側,接著塗外側,然後重複這個工序5次。由於塗完一面後需要等一天才能塗另一面,因此完成雙面的塗抹需要兩天的時間。

塗好的表面會經過研磨,使其變得光滑,然後再次塗漆,層層疊加。當這5次塗抹完成後,最後會進行精細的收尾塗層。這道工序需特別注意防止灰塵混入,保持漆器的完美質感。從開始塗漆到漆器完成,即便是在最快的情況下也需要至少2個月的時間,而在此過程中,職人也會根據自己的手感來調整漆層的厚度。

塗漆本身是一道非常細緻的工藝,而塗漆所使用的刷子本身,也十分講究。因為這刷子的烏黑而長的刷毛,其實是人的頭髮。據說,目前日本能製作這種塗漆刷的工匠也只剩下兩位。

在聽講完後,來到體驗繪製漆筷的環節。我們可以選擇紅色或黑色的漆筷,並使用專用的彩色塗料,調色並裝飾漆筷。可以使用畫筆道具,加上海綿拍打,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效果,很有趣。體驗完的作品雖然無法馬上帶回家,但安比塗漆器工坊會在它乾燥成形後再寄給我們。

體驗結束後,我們也在安比塗工坊的展售處欣賞各種漆器作品,而同行的小伙伴也見到了中意的沙拉碗,下手買回家。

安比塗工坊(安比塗工房)
地址:岩手県八幡平市叺田230-1
大眾交通:JR花輪線 荒屋新町站,步行約15分鐘。
官方網站

漆的浪漫 人與自然之長情

這三天的漆器主題行程,真的是非常難得的體驗,也深深改變了我筆者個人對於漆器的認識。曾經以為,漆器總是只有沈重的黑色和紅色,似乎與自己的日常生活風格不大相符,卻在這一趟旅程中發現了漆器其實不是只有黑與紅,也有很多能見到木紋質感的樣式。同時,在聽了各路職人們聊關於日本漆產業的種種現況和故事,以及了解漆器的「自然系」與「耐久性」後,便真的想要實際使用看看。

一直覺得,能用一個喜歡的好物用很久,壞了修理一下之後繼續用,是一種長情的浪漫,彷彿是於一個喜歡的人長久交往一樣。放在消費主義的現代來看,或許有些不合時宜,卻又是人類與自然長久交往下來值得人們珍惜且珍視的真理吧,我想。

如果你對漆工藝,甚或是傳統工藝有興趣,不妨參照我們這次的行程旅遊看看,想必你也會有很多屬於你自己的感觸和體會。

※ 本文中介紹的行程內容及體驗服務為採訪當時的內容,日後不排除會有所變動。
※ 本文中所使用的圖片皆為大概印象。

JAPANKURU中文編輯,30代中段班,喜歡寫寫畫畫拍拍,喜歡一些「老傢伙」,理想是當少女容顏老阿姨。

  • facebook
  • line

COMMENT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reCaptcha Error: grecaptcha is not defined

FEATURED MEDIA

全部文章 →

A Tokyo Winter Must-See: Tokyo Mega Illumination

Event Period: November 2, 2024 ~ January 12, 2025
 *Closed Nov 4~8, Dec 1~6, Dec 25~ Jan 1. End date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Hours: 16:30 – 21:00 (final admission 20:00)
 *Opening hours may vary depending on scheduled events or congestion, please check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details.
Directions: 2 min. walk from Tokyo Monorail Oikeibajo-Mae Station, 12 min. walk from Keikyu Tachiaigawa Station

#japankuru #tokyowinter #tokyomegaillumination #megaillumination2024 #tokyocitykeiba #도쿄메가일루미네이션 #tokyotrip #oiracecourseillumination

A Tokyo Winter Must-See: Tokyo Mega Illumination Event Period: November 2, 2024 ~ January 12, 2025  *Closed Nov 4~8, Dec 1~6, Dec 25~ Jan 1. End date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Hours: 16:30 – 21:00 (final admission 20:00)  *Opening hours may vary depending on scheduled events or congestion, please check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details. Directions: 2 min. walk from Tokyo Monorail Oikeibajo-Mae Station, 12 min. walk from Keikyu Tachiaigawa Station #japankuru #tokyowinter #tokyomegaillumination #megaillumination2024 #tokyocitykeiba #도쿄메가일루미네이션 #tokyotrip #oiracecourseillumination

1|8

日本全國地圖

SEARCH BY REGION →

    • 北海道

      全部文章 →

      位在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是日本面積最大的行政區,這裡有連接世界的海岸線,帶來最新鮮的海鮮;在秋冬,整個北海道只剩一種顏色,無際的白雪與溫泉;到春夏,則是由五顏六色的薰衣草和花卉交織而成的花海。地大物博的北海道.物產豐饒,擁有香濃醇厚的牛乳和奶製品,以及自然壯麗的景致,北海道的魅力,需要你用一年四季來體會。

    • 二世古

      全部文章 →

      位於北海道西邊,從札幌或新千歲機場出發約2小時車程,是日本代表性的國際級滑雪聖地,在海外也非常有名。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擁有世界頂級的「粉雪」雪質,無論是滑雪新手還是高手都為之著迷,回流客源絡繹不絕。不僅如此,畢竟是在北海道,當然少不了吃美食和泡溫泉這樣的旅遊體驗,這也是新雪谷(二世谷)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 位於北海道西南部,距離小樽約30分鐘車程,是個坐擁好山好水好空氣等自然環境,因而種了很多水果的小鎮。櫻桃、葡萄、小番茄等,都是當地水果栽培的主角。而最近由於新開設了葡萄酒酒莊,作為能品酒嚐美食之所,也越來越有人氣。和隔壁的余市一樣,望能發展為「酒莊觀光」小鎮,在這裏能走訪葡萄園、觀摩葡萄酒釀造、遇見釀酒師,並感受當地的自然風情與人文。

    • 位於北海道西部,距離札幌站約30分鐘車程。在19~20世紀前半,作為貿易港和鯡魚漁港而繁榮起來。當年的舊建築與倉庫,如今在小樽運河沿岸可見,並成為了北海道的代表觀光景點。正因曾作為漁港繁榮,小樽的海鮮壽司可是出了名的。市內擁有上百家壽司店,還有一條壽司店聚集的壽司街呢。

    • 位於北海道西南部的政經都市和交通樞紐,附近有新千歲機場,連結東京、大阪等日本國內大城市及海外各大城市。每年2月,在大通公園舉辦的「札幌雪祭」是聞名海外的北海道重要活動。由於以拉麵、成吉思汗烤肉、湯咖哩為代表美食,還有新鮮的海鮮丼、壽司等北海道物產及料理,都可以在這裡嚐到,因此也被稱為「食之寶庫」。

    • 東北,指的便是「日本本州的東北地區」,與北海道以津輕海峽相望,往南則與關東、中部地區相連,由南至北分別是蘋果聞名的青森、酒之國與乳頭溫泉的秋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岩手、櫻桃盛產地山形、海產豐富的宮城和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名城-會津若松城的福島。到了夏季的東北三大祭(青森睡魔祭、秋田竿燈祭、仙台七夕祭)更是不容錯過的最大盛典,集結天然、美食與傳統的東北地區,等你跟著JAPANKURU來發現。

    • 位於東北地方南部,依傍日本海,因為又有溫泉又能滑雪,是冬天熱門的觀光區。藏王溫泉滑雪場和月山滑雪場最負盛名,有很多外國滑雪客來訪,近年神秘且夢幻的絕景「藏王樹冰」亦人氣節節攀升。一年四季都適合來訪的景點,還有有「山寺」之稱的「寶珠山立石市」、有復古街道的銀山溫泉、藏王御釜等,很多拍起來十分美麗的景色,而且這裡還有三大和牛之一的「米澤牛」可以品嚐。

    • 位於東北地方最南方,擁有「濱通」、「中通」、「會津」三大區域,且各區特色分明多元。會津地方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且因為冬天會降雪,因而也是體驗冬季運動的熱門地;中通則是福島商業中心地帶,擁有郡山市和福島市兩大城市,也是東北交通重要樞紐;臨太平洋的濱通,則自然是水上活動的熱門地。要說當地的美食,喜多方拉麵、日本酒、桃都是名物,還有可以吃到豐富的山珍海味。

    • 座落於東北地方的北東北,依傍著日本海,是擁有日本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最多的縣,包括男鹿半島的生鬼柴燈祭、東北三大祭的「竿燈祭」等,如今都還能在此體驗。尤其是「生鬼柴燈祭」,由於2018年作為「來訪神:假面偽裝的神祗們」的其中之一被選入聯合國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因而在國際上更添知名度。另外,境內的「大湯環狀列石」、「瀧之頭」等秘境景點也是非常推薦的。

    • 以東京和神奈川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可以說是日本最繁榮的所在。身為國際大都市的東京不在話下,但是附近的城市你又有多少了解呢?溫泉與富士山共享的「箱根」、體驗戶外活動和日本第一草津溫泉的「群馬」、世界文化遺產「日光社寺」和草莓天堂的「栃木」、最後是一望無垠的粉蝶花田「茨城」等等,現代與歷史以及大自然交織而成的關東地區,是作為認識日本第一步的好地方。

    • 作為日本首都的「東京」,在這裡有各式各樣最代表日本的事物,象徵日本的東京鐵塔、世界第一高塔的晴空塔、聞名世界的路口涉谷、日本最繁華的街道-新宿與銀座、引領年輕人潮流的指標-原宿、動漫與御宅族文化中心的秋葉原等等,不僅走在世界的前端,悠久的傳統與歷史也不能錯過,經典的淺草燈籠、和食精華所在的築地,都是讓你享受日本在地人情味的好地方。關於日本最新的流行、美食與話題,還有永遠不敗的觀光景點與悠久歷史,在東京就可以一次蒐集,這就是東京最大的魅力。

    • 縣廳宇都宮市相距東京莫約1小時車程,交通十分方便,而且是個餃子控必訪的城市。縣內擁有許多自然觀光地,春日賞花、秋賞紅葉,四季不同樂趣,更有許多大名鼎鼎的觀光名所,包括代表日本的世界遺產「日光東照宮」及「中禪寺湖」、紫藤花名所「足立花卉公園」等,而昔日本皇室御用官邸改建的「那須皇家度假村」,近年也頗受關注。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許多不同的體驗設施,是它人氣的最大原因。

    • 擁有「草津」、「伊香保」、「水上」、「四万」等豐富且優質的溫泉,以及「尾瀨」、「吹割瀑布」等自然景點,群馬可說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溫泉王國之一,且從東京出發交通非常便利。境內還有201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富岡紡紗廠」、世界稀有的Abt式齒軌鐵路舊址「眼鏡橋」(碓冰嶺)和有小火車運行的「渡良瀨溪谷鐵道」等名所,吸引許多喜歡歷史迷和鐵道迷到訪。

    • 中部地方位於日本列島的中央地區,舉世聞名的日本象徵「富士山」坐落於山梨與靜岡間,圍繞附近的「富士五湖」從不同角度見識富士山之美,擁有日本阿爾卑斯山之稱的長野,不僅高山繚繞適合養心度假,日本做最重要的避暑勝地「輕井澤」有吃又有逛,好水好米出好酒的新瀉更是一絕,往下走到愛知、岐阜、三重、靜岡一帶,松阪牛到鰻魚三吃,山珍海味一次滿足,用味覺開啟日本中部地區吧!

    • 名古屋

      全部文章 →

      位於日本列島中心部,縣廳名古屋市是中部地方的政經和文化中樞,且因豐田的汽車製造,成為製造業繁盛的一大城市。與此同時,卻又擁有「佐久島」、「戀路之濱」、「鳳來寺山」等有山有海的自然美景。除此之外,由於這一帶過去是不少戰國名將活動的地域,包括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因而也保存了許多歷史古蹟,如名古屋城、犬山城、博物館明治村等。

    • 位於日本本州西邊的新潟,西臨日本海,縣政府位於新潟市,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與豐富資源。以人氣滑雪度假聖地越後湯澤為首,境內擁有許多著名的溫泉和國家公園,更有如佐渡島這樣的經典觀光地,而當地名產則非海鮮及日本酒莫屬。

    • 古之信濃國,也被稱為「信州」,縣內擁有國寶松本城、善光寺、戶隱神社等歷史古蹟不說,更擁有阿爾卑斯山山脈座落的壯闊山景和自然環境,蘊藏了豐富的溫泉資源,還有能見到「猿猴泡溫泉」的地獄谷野猿公苑這樣的著名景點。與此同時,這裡也是盛產水果,其中以信州蘋果最為有名,境內也有很多可以體驗採果的果園。作為1998年冬季奧運的重要賽場,長野的白馬和志賀高原都是十分日本代表性的滑雪勝地,備受國內外滑雪客愛戴。

    • 位於東西日本中間,所以無論去東京或是大阪都非常方便。境內有世界遺產富士山、駿河灣、濱名湖、寸又峽等能體驗豐富自然之美的景點。另外伊豆半島更是著名的溫泉王國,熱海、伊東、下田、修善寺、堂之島等都是非常人氣的溫泉名所。其他還有與德川家有關的古蹟、大井川鐵道、鰻魚濱松餃子靜岡茶園等,也都是境內的著名景點名物。

    • 說到美食與古蹟,怎麼能少了擁有大阪和京都的「關西地區」。充滿人情味與平價美食的大阪,信手拈來便是「金閣寺」、「伏見稻荷大社」等等,充滿歷史感的京都,沒吃過也聽過的神戶牛則是來自兵庫,當然少不了溫泉勝地的所在,日本三古湯之一的「有馬溫泉」也是坐落於兵庫,關西地區設有不少周遊券,移動起來更加暢行無阻,許多日本自助旅行的第一步,便是從關西開始。

    • 古都京都,自西元794年起成為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西元1868年明治維新政府遷都至東京,保留豐富歷史文化的京都,依然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逐漸發展為國際旅遊城市。境內如今依然能見到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包括京都御所二條城、銀閣寺、清水寺、平灣神社,更有超過2000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寺廟和神社。

    • 比鄰古都京都的大阪,如今是關西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公元16世紀,豐臣秀吉一統天下,而大阪作為日本經濟中心發展起來,還有「天下的廚房」之稱號,可見在大阪可嚐到的美食之豐富,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莫過於大阪燒、章魚燒、串炸等,另外還有壽司、豆皮烏龍麵、餃子等,都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歡迎。在擁有大阪城這樣歷史景點的同時,梅田的「GrandFront大阪」、天王寺的「阿倍野HARUKAS300展望台」這樣的大型都市設施,近年來也引起一陣話題,而大阪環球影城更是不少觀光客來關西必訪的主題樂園。2025年,大阪將舉辦世界博覽會,將進一步成為國際化的大城市。

    • 奈良作為歷史古都,和大阪、京都同為關西一帶的旅遊熱門點,古被稱為「平城京」,是古代絲路的終點,曾集結各國地方物產與文化,創造了許多許多重要文化財。如今,奈良依然是日本國寶級古蹟保存數量最多地,而奈良公園的「奈良的鹿」也被選為日本天然記念物,另外像賞櫻名所「吉野山」等,四季能賞花的地方也不少。

    • 這個「中國」,是指日本本島西部地區,以廣島為中心與其包圍的四個城市區域。擁有兩項世界文化遺產(原爆巨蛋與宮島嚴島神社)的廣島,無人不小的廣島燒之外,著名的鰻魚飯和紅葉饅頭也是廣島代表性美食,日本第一水街的「倉敷美觀地區」,保留獨樹一格的歷史風貌,島根則有以結緣而聞名的出雲大社,當時節進入夏日時分,瀨戶內海的群島最推薦大家自駕兜風,來一趟不一樣的放鬆之旅。

    • 從東京搭飛機只要一個半小時,若搭乘新幹線則需要4小時,便能到廣島這個擁有自然和壯闊世界遺產的美食之地。宮島的嚴島神社、和平紀念館,這兩個地方都是廣島非常有名的世界遺產。在這裡也能享受到以牡蠣為首的瀨戶內海海產、廣島燒、檸檬等美食,同時欣賞瀨戶內海的絕景及各式海島風光。

    • 被海環繞的四國,則以絕景備受關注。例如世界最大規模的德島「鳴門漩渦」、擁有「日本最後清流」美譽的「四萬十川」等等,然而美食當然也是不容小覷,香川的「讚歧烏龍麵」無人不知,以及在夏目漱石小說中出現的「道後溫泉鄉」,來到四國就能找回你在忙碌生活中所失去的能量。

    • 位於四國東北部的香川縣,依傍瀨戶內海,是日本全國最小的縣,也有著「烏龍麵縣」之稱,因為境內的讚岐烏龍麵實在太有名。在金刀比羅宮、栗林公園等,直島和小豆島也是瀨戶內海一帶不可不訪的。 除此之外,在香川還有非常有名的「錢形沙畫」,據說只要看過一次,就一生都不會為財所困;也有非常浪漫的景點「Angel Road」等絕景。

    • 說道日本美食便想到拉麵,說到拉麵怎麼能不提九州!位於日本西南部的九州,最代表美食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福岡豚骨拉麵」,如此說來九州地區似乎與「麵」頗有淵源,長崎的「長崎強棒麵」、阿蘇地區的「熊本拉麵」等皆在日本麵食界佔有一席之地。由於九州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之間,地形多山少平地,蜿蜒曲折,造就不少壯麗的天然奇景,日本神話傳說的秘境「高千穗峽」和阿蘇火山帶來感動與讚嘆,值得你親訪九州一趟。

    • 擁有福岡市和北九州市,是福岡縣境內兩大熱門之所,同時也是九州地區人口最多的縣,且交通網發達方便,自日本本州前往非常方便,境內也有許多人氣觀光景點,如太宰府天滿宮等。在美食的部分,福岡內臟鍋、明太子和博多拉麵,都是不容錯過的,尤其是代表想嚐博多拉麵必訪的中洲屋台街,可是饕客必訪。

    • 鹿兒島

      全部文章 →

      說起鹿兒島,就不能不提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櫻島」、人氣溫泉地的「霧島溫泉」和「指宿溫泉」、世界遺產「屋久島」及日本版的天國之島「奄美大島」。除了這些美麗的自然資源,鹿兒島更孕育了不少日本歷史名人,包括以幕府末年到明治時期的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可說為日本近代化貢獻不少。正因為如此,鹿兒島上也有不少歷史古蹟可以參觀,包括經典日式名苑的「仙巖園」。

    • 與台灣最近的沖繩,不僅氣候與環境都與台灣接近,就連人情味也別濃厚。從台灣出發,你可以選擇搭飛機或是坐郵輪,方便的交通手段、優秀的地理位置與怡然氣候,讓沖繩成為台灣觀光客最愛的地區之一,不用遠到東南亞或是夏威夷,在這裡可以享受藍天、白砂、沙灘的優閒度假氛圍,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和別具風味的沖繩料理。

RELATED ARTICLES

PARTNERS